本报讯 (记者 吴晓菁 通讯员 周莹 陈新忠)建设离岸贸易平台,设立融资租赁和基金平台,设立全国首只数字人民币航运物流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基金;搭建海运费境内外汇划转支付平台和保险产品创新实验室;推动设立中国银行航运金融中心……在厦门自贸片区,航运企业在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外汇结算、保险等业务上可以享受更加便利的服务。近年来,厦门自贸片区多措并举,推动航运金融要素集成改革创新,大幅提升港航营商环境。
此前,航运企业发展存在不少困难:飞机、船舶、集装箱采购需占用大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长期资金;海运费境内外汇划转支付受限于银行难以核查交易真实性,划转支付时间长;飞机、船舶等海外油品加注和物料补给等由于即采即用、没有报关数据而难以支付外汇;中小微航运物流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针对这些痛点、难点,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开展企业需求调研,不断创新举措,优化航运金融服务软环境。
比如,厦门自贸片区通过开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试点,以外汇服务便利化和财政资金扶持等方式解决了船舶、飞机海外油品加注和物料补给等全球采购业务的外汇结算问题。融资租赁是连接实体产业和金融“活水”的桥梁。厦门自贸片区出台租赁业发展办法,开展保税租赁创新,成立融资租赁服务团队,举办船舶融资租赁业务对接会、中国飞机租赁论坛等活动,先后引进近400家融资租赁企业为厦门市港航企业提供固定资产租赁服务,大幅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通过融资增信基金解决中小微航运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截至目前,厦门自贸片区离岸贸易平台累计业务量突破500亿美元;航空、航运企业通过租赁引进飞机162架、船舶40艘;“海运费境内外汇划转支付”平台用户近500家,线上支付海运费4.63万笔,支付金额5.11亿美元;已有38家企业通过自贸区航运物流企业融资增信基金获得3616.3万元无抵押贷款;一批港航企业获得自贸区私募基金投资,提升了直接融资比例;47家企业通过“港航信易贷”平台获得银行融资授信10.9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