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是全国乃至全球新型显示产业的重要集聚区域。图为厦门天马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车间。(本报记者 王火炎 摄)
本报记者 李晓平
日前,小米在德国柏林举行发布会,小米13T、小米13TPro在欧洲正式发布,这两款机型搭载的柔性OLED直屏,由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深度开发。
昨日,记者走进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位于厦门的子公司——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天马”),这里是目前国内单体最大、全球最先进的柔性AMOLED工厂。荣耀、小米部分高端机型搭载的柔性显示屏,就诞生于此。
走进生产现场,蒸镀、封装、触控……记者穿行于多个生产环节,“嗡嗡”的电机声不绝于耳,全自动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头顶不停滑过的运送天车,传递了产线的紧张程度。
“荣耀、小米、MOTO高端机型的上市,正为我们注入强劲增长动力。”天马执行副总裁、厦门天马总经理王磊告诉记者,接下来的产能还将提升。
全球显示面板产业在经历被称为史上最“冷”的下行周期后,包括厦门天马在内的行业企业,今年二季度迎来“破冰”转机。华为手机的“绝地反击”、赛力斯等新能源车的热卖,都在加速“破冰”进程。
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厦门天马生产AMOLED手机显示产品的出货量同比增长超400%,市占率国内第二。王磊透露,为应对日益增长的车载显示需求,在距离该产线8公里左右的天马传统LTPS产线,在厦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正通过技术改造,打通从手机屏幕生产向车载及IT显示升级的“最后一公里”。
显示面板在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中,一直发挥着“挑大梁”的作用,这两年一直在行业低迷中寻找新增长点,是我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生动缩影。
市发改委出台的产业发展“新图谱”显示,当前我市正着力构建动能持续、梯次发展的“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做优做强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商贸物流、金融服务4大支柱产业集群,筑牢我市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本盘。
“一小一大”
引领优势产业全面升级
从同一技术的内卷,到不同技术阵营之间的赛跑,显示面板行业竞争愈演愈烈。近年来,全球显示行业格局跟随周期的浪潮不断被重塑,产业重心在历经美国、日本、韩国之后,如今迎来了“中国时刻”。
随着应用终端的多元化、产品功能的多样化,中国显示企业要持稳这支分量十足的“接力棒”,产业升级是关键。厦门是全国乃至全球新型显示产业的重要集聚区域,以厦门天马为龙头的厦门显示产业,这两年持续从产品更新、技术升级和模式创新,引领着行业发展。
王磊说,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配置更多产能,以应对产品发展需要,同时引入折叠屏、屏下摄像头等先进技术,满足更多智能手机的显示需求。在保障消费电子这一基本盘的同时,厦门天马从规格和技术上,向更大尺寸、更高分辨率和刷新率迈进。相毗邻的厦门天马8.6代生产线,是瞄准车载显示,对标中小尺寸产品要求而设计的高世代线,目前已实现全面封顶,力争明年下半年进入量产。
从手机到车载,不仅是屏幕一小一大的尺寸变化,更是进一步完善了厦门平板显示技术路线,以聚集更多上下游企业,助力行业全面升级,持续保持引领。
通过引入先进产业项目,促进存量企业提质增效,除了厦门天马的项目以外,厦门还促成电气硝子新增3条8.5代及以上的液晶玻璃基板和下一代显示器用玻璃基板生产线,带动显示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
面对数字经济、新基建带来的发展机遇,厦门正加快技术创新链、产业配套链、要素供应链、产品价值链“四链”融合,积极打造“芯—屏—端—软—智—网”为一体的产业生态圈,对重点企业建立“一企一策”重点保障,重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给予最高6000万元补助,长期引导扶持企业技术创新,共同助推传统产业再上新台阶。
“一降一升”
加速向中高端领域布局
今年5月,在深圳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半导体技术暨应用展览会上,一则消息让国人为之振奋:厦企瀚天天成正式对外宣布,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英寸碳化硅(SiC)外延工艺的技术开发,正式具备了国产8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量产能力。这标志着我国掌握了该项技术,进一步推进碳化硅外延材料的国产化进程。
“碳化硅是继硅、砷化镓等第一代、第二代之后的第三代新型半导体。”瀚天天成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碳化硅因为良好的物理性能,正成为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及风力发电、航天航空等领域的大功率电子器件的首选材料。
瞄准这一行业趋势,近年来厦门从产业链入手,不仅加大对瀚天天成这类企业的支持力度,还积极引导其他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企业转型、布局,构建产业生态。
“不仅瀚天天成,三安光电也是我市发展第三代半导体的先行者。”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随着这几年LED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行业龙头,三安光电率先跳出传统业务,持续加大下一代技术MiniLED的研发力度,同时积极开拓新市场,向第三代半导体挺进。
今年来,碳化硅的行情在三安光电半年报中,是一个亮眼的存在。和受行业下行影响显著下滑的LED业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碳化硅等产能持续爬坡,增长亮眼。公开信息显示,三安光电碳化硅芯片正广泛应用于光伏、储能、新能源等领域,斩获格力、美的、阳光电源、英博尔等众多客户订单。
“一降一升”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和脉络,淘汰落后产能,向中高端迈进的发展规律。目前,我市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正逐步完善,已成为国内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重要集聚地,不仅有三安、瀚天天成,还有乾照光电、士兰明镓、全磊光电等外延、芯片、器件企业,以及科华恒盛、金龙客车、华联等不同领域应用厂商。
产业向高端化升级,离不开政府“真金白银”的扶持,尤其在集成电路领域,我市从人才引进、研发创新、提质增效、生态建设等进行了全方位扶持,力度逐年加大。
“一改一转”
拥抱数智化提质增效
一副小小的眼镜,如何牵引眼镜制造这一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升级换代呢?厦门雅瑞光学给出了“答案”——通过智能制造,升级传统产线,向数字化要效率、要产能、要品质!
最近雅瑞光学位于海沧的工厂正在扩大升级,引进一批自动化设备、机械手臂,实现部分人工替代。“这几年,我们以智能制造为引领,逐步对设备进行自动化改造升级。今年力度最大,至今已投入五六千万元。”雅瑞光学董事长兼总裁黄法调告诉记者,产线的智能化升级,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以做镜腿的自动打脾机为例,原来这个环节需要七八个人工,现在只要一台机器,“手速”提升立竿见影,更大大节省了人工。还有眼镜配件切割,从人工操作改为机械手臂操作,不仅提升效率,还更安全,更有品质。“有些产品有周期性,比如墨镜,旺季就两三个月时间,要抢占销售时机。”黄法调说,数字化也大大加快了他们响应市场的速度。
黄法调眼里的“人机共舞”,也正在我市多个传统行业尤其是机械装备领域生动演绎。机械臂灵活地上下料、焊接;各环节的数据实时传输至后台“智慧大脑”,为生产决策提供参考……这样数智赋能的场景,在华电开关、施耐德电气、ABB等工厂随处可见。
机器换人,从制造向智造转变。在华电开关信息系统部负责人李根看来,这样“一改一转”,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效率提升,不良品率下降。他告诉记者,公司产品层出不穷,且多为非标设计。通过数智赋能,他们生产效率提升了50%,产品一次下线率提升了10%。
新经济、新形势下,传统产业链供应链面临新挑战,我市持续引导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升了产业应变力和抗压力,效果逐步显现:金龙汽车市场占有率和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施耐德电气、法拉电子、科华数据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快速增长;ABB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
产业是发展基础,是经济命脉,唯有加快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才能以产业“新动能”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
【专家观点】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长发:
做强产业 事业留人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务,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电子信息、高端机械等厦门传统优势行业,要加大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力度。培育方面,要着眼长远,努力建设高水平大学,加大研发支持力度,为人才培育营造“沃土”。引才方面,不仅要感情留人,更要政策留人、待遇留人,加大引进力度。最根本还是要事业留人,做强做大产业,提高人才吸引力,促进二者良性循环,实现共赢。
【企业家声音】
厦门天马副总经理、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厦门)有限公司副院长钟健升:
数字化助推产业升级
传统产业升级,数字化是关键的手段,也是重要助推力。以天马为例,我们在产业升级过程中,良好的智能制造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从2022年开始,我们又引进顶级的第三方机构,从上层设计开始,启动大规模数字化转型。这期间政府多方面的政策扶持、上下游企业合作交流、应用场景实践等,也在我们持续优化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