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新故事
丁文志(本报记者 黄晓珍 摄)
本报记者 张玉榕
“当时集美学村还只是一个小渔村,学校还没有全部建成,周围是光秃秃的小山坡,如今是旧貌换新颜,变化是真的大。”回忆起当年求学的往事,丁文志很激动。
今年93岁高龄的丁文志不仅是从集美学村走出来的学子,还是泰国集美学校校友会会长,尽管已经毕业几十年,但他仍坚持每年往返中泰两国,为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作贡献。近日,他特地从泰国赶来,参加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110周年系列活动。
追随嘉庚先生的脚步
来厦求学
丁文志是泰籍华人,1953年前后,20多岁的他决定回到中国。丁文志说:“我是追随陈嘉庚先生来的,我对他的善举早有耳闻。”
“我刚来到集美,在集美侨校补习了一年,1954年考入集美中学读初中,后来被保送上了高中,继续在集美中学就读。”提起学生时代,回忆一下子涌上心头,丁文志分享说,他毕业后,进入厦门的一家电机厂工作,成为一名车床工。
回忆这段求学经历,最让丁文志激动的是他在集美见到了陈嘉庚先生。丁文志回忆说,当时他每天早上都能看到陈嘉庚先生亲自指导教学楼建设工作,用闽南话和工人沟通。这些“穿西装戴斗笠”的建筑见证了陈嘉庚先生对教育事业的情怀和贡献,后来成了集美学村的标志性建筑。
利用在中国所学的知识
改良机器
1962年,丁文志为照顾年迈的父母选择返回泰国。“当时我在厦门的电机厂工作,累积了不少经验,一回到泰国,这些经验就派上了用场。”丁文志跟记者讲述他的创业经历。刚回到泰国,他进入一家水管厂上班,利用自己在中国所学的知识改良了很多机器。后来,他开始创业,卖滚珠轴承和其他五金,结果生意越来越好,他成了泰国一家钢管接头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事业成功后,丁文志首先想到的是回馈母校。“我从来没有忘记中国、母校、同学和校友。”丁文志后来长期担任泰国集美学校校友会会长,广泛联络海内外校友,为中泰两国经济、文化、教育交流做贡献。同时,受陈嘉庚先生的鼓舞,他还常年资助泰国华侨学生,兴学育才。十多年来,他每年都会向厦门各个高校输送一批获得陈嘉庚奖学金资助的优秀学生。丁文志说:“我们要把嘉庚精神弘扬出去,传播到全世界。”
将嘉庚精神代代相传
采访时,丁文志还跟记者分享了一张照片——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被选为火炬传递曼谷站的火炬手,他高举火炬,笑容灿烂。他明白,在他手中传递的不仅仅是奥运火炬,更是中泰两国的友谊。
火炬传递完成后,在2008年5月11日,他将奥运火炬带回集美和校友们分享。陈嘉庚纪念馆还举行了丁文志校友火炬捐赠仪式。“我和妻子商量后,决定把火炬捐赠了。”丁文志说,捐赠火炬能让更多校友共享圣火传递的喜悦。
火炬不仅仅是传递,也是传承。丁文志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将嘉庚精神代代传承——他的女儿与两个孙子,也先后来厦求学,学习中国文化,同时学习并践行着嘉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