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由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学思想·i分享”微理论文章全媒体征集活动,5月15日至7月15日,面向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及全国理论工作者、爱好者征集微理论文章,倡导以千字文讲清道理,得到积极响应,共收到500多篇作品,为我市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营造了良好学习氛围。经专家组评审,17篇文章分获一、二、三等奖。“理论在线”版今起陆续刊登部分获奖作品,以期持续推动党员干部提升理论学习热情,激发担当作为动力。
深入开展
美丽中国建设厦门实践
●王世锋
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厦门“成为生态省建设的排头兵”殷切嘱托,为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奠定坚实生态环境保障。深入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厦门实践,厦门应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示范市。
坚持理论先行 加强政治引领
2020年以来,厦门已连续三年在省对市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考核中排名全省第一,这正是得益于全市各级各部门对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全面深化落实。作为生态“优等生”,各级党委和政府应继续保持生态环保战略定力与工作力度,积极实践《厦门“一二三”战略规划》,致力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树典范,努力形成党委组织领导、政府具体实施、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
坚持改革创新 健全保障体系
保持创新锐气,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厦门主动聚焦城市生态文明管理短板,通过在全国率先实现“三线一单”成果落地应用等一系列有效举措,在全国范围内积极领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应持续加大政策扶持、人才储备与技术创新力度,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由传统城乡二元制向新型城乡一体化转换,不断提高生态治理水平和环境治理能力;另一方面应通过加强生态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态治理法律法规制定等方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态权益,为扎实推进我市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健全保障体系。
坚持人民至上 注重素养提升
以人民为中心,是打造高品质生态环境的根本理念,也是衡量政府生态环境工作质量的根本标准。去年年底,厦门实现生态环保领域综合性荣誉“大满贯”。这正是对我市生态环境工作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将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落到实处的生动诠释。我市还应通过鼓励参与城市生态治理决策、倡导绿色低碳生活观念、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宣导等方式,切实提升市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将建设美丽中国厦门实践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切实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单位: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三点启示
●刘辉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挖掘厦门“古早”法律文化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法系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值得我们传承。中华传统法律文化藏在礼法典籍、判词契约、民俗族规、遗迹文物之中,需要进行挖掘。在厦门市集美区许庄有一块“奉宪示禁”摩崖石刻,镌刻了清乾隆年间处理一起山林纠纷的“终裁文告”,反映当时尊重裁决、公开公信的法治精神和智慧。在同安区澳溪村有块“碑文”,记载了为治理当时该村出现的以乞讨为名夜间行窃的问题,全村长老开会形成约束村民言行的公共规约,体现了我国古代基层治理的机制成效。陈嘉庚先生捐资助学、诚信经商等事迹中还蕴含了很多宝贵精神财富。相信厦门还有很多本土资源,需要我们深入挖掘。
创造性转化
立足“古为今用”激活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造性转化”,就是要将传统文化精华作出当代的诠释、吸收及应用,激活其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经吸收转化,成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渊源。同时,法律实务应汲取传统礼法的养分,传承智慧,助力解纷。在集美一起相邻权纠纷中,双方就堆放砖块是否越界有争执,通过司法查明农村年代久远的红线图标识难度大且伤和气,当地乡贤用“滴水檐”习俗引导各方参照自家屋檐雨水滴落形成的界线化解了纠纷。
创新性发展
旨在“推陈出新”接续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性发展就是要紧跟时代,加以补充、完善,接续新发展。要对传统法律文化进行取舍,要融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新时代法律文化精神。比如,新时代乡规民约的建设。为解决厦门某村庄外来人口涌入产生的社会管理问题,有关部门共同指导该村形成房屋出租范本、电动车管理等新的村民公约。又如,厦门建设开放共享智慧的现代化国际化法治高地“海丝中央法务区”,是对友善包容互惠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接续发展。
厦门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更有条件和责任,以“两创”重要论述为指引,深入挖掘本土法律文化资源,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品格,为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成为全面建设法治国家的源头活水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单位: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
“第二个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
●赵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这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下的思想观念的变革和再解放。它不仅是历史的必须,更是现实的可能。这种可能性首先就表现在“契合”上,即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彼此契合,这也是“第二个结合”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
基因彼此契合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高度契合性首先在于其内在精神基因的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这种契合性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可能性,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入的逻辑必然。
精华彼此契合
从天下为公、天人合一、民为邦本、大同社会到为人类求解放、唯物主义、人民创造历史、共产主义,充分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与马克思主义在人类价值、社会公正、和谐发展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有着共同的追求,体现出二者在实践观、道德观、社会观、历史观、天下观等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这种契合性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借鉴提供了重要的可能性,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通的逻辑必然。
观念彼此契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这种“无意识融通”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基础,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绝不是思想的偶遇,而是历史的必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可能性,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逻辑必然。
只有根植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必须结合,而且能够结合。是以“彼此契合”为前提基础的结合,是以“彼此成就”为必然结果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赋能下的交流互鉴和共同发展,“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