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文明互鉴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五届海峡两岸人文学论坛在厦门海沧举行,两岸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2023-10-30 00:00来源:厦门日报

  【核心提示】

  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开辟了一条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之路,克服西方式现代化的教条,为全球发展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以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10月27日在厦门海沧举行的第五届海峡两岸人文学论坛,采用主论坛和分论坛两种形式,两岸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义”,就中国式现代化与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现代性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文明交流互鉴与建设新时代中华文明、中国现代性与台湾新文化运动等论题发表主旨演讲,从多角度多方面就中国方案、文明典范、命运与共、文化实践、经史传统、古今之变、文化自信、文化生命等专题展开学术探讨,在交流互鉴中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深化学术研究。

  海峡两岸人文学论坛系国台办年度对台交流重点项目,本届论坛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背景下举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0月27日,第五届海峡两岸人文学论坛在厦门海沧区召开。

  主论坛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义

  张志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三者构成了一种逻辑关系,需要学界深入分析与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义”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维度而展开讨论。

  首先要讨论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根基,同时深入地解析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概念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提出的。当过去的现代化理论不能充分解释中国现代化的实践进程时,就需要我们进行理论创新。例如: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是以对外资本扩张或殖民扩张作为动力,而是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生产力极大解放的同时,又能保持社会长期稳定;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共属一体、相互兼容;这些现象在过去的现代化理论中得不到解释,需要从文明的视角才可能找到解答。

  进而言之,应当如何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明形态和社会形态的关系?近代西方社会理论实质上都是抽象的社会理论,如何让抽象的社会理论能够解释具体的文明发展,就需要与文明形态、文明理论进行结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指出,要结合历史条件来分析社会条件,社会形态有一定的历史性,而文明则是构成具体历史条件的重要前提。所以,文明形态是让社会形态从一个抽象社会形态变成一个具体社会形态的重要历史条件。就社会再生产而言,文明是促进社会再生产的重要动力。文明是一个具体的社会,是具有文明的历史土壤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决定性作用,而文明在具体社会的再生产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明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促成了生产力的进步。

  就文明形态和社会形态之关系而言,需要形成一种哲学突破,建立起一种与抽象形而上学相对的具体形而上学。所谓具体形而上学不只解释“具体”,本身也包含共同性和普遍性意义。文明可以定义为文化生命体,是具体而非抽象的形态,是天地之德在人身上开显出的历史进程。每一具体文明都是德的开显,因此才形成相互理解交流的可能性,才可能形成更大规模的天、地、人共同体。

  中国式现代化与文明的结合,创造出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现代文明和古老文明是同一个文化生命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古老文明藉由不息生机开创出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则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主体性的统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古今中西道路之争”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用中国式现代化克服西方式现代化的教条,又坚持了中国自己的主体性,成为中华文明、现代化和社会主义之间的最大公约数,焕发出、解放出文明创造的动力和生命力,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义。

  台湾新文化运动

  是中国现代性的重要支脉

  徐秀慧(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核心的思想,就是“新民”思想,影响所及,也带动了台湾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新文化运动。

  中国现代性的开端肇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的文化抗日运动是文化与政治一体化的实践,亲身参与其中的叶荣钟在《日据下台湾政治社会运动史》一书中指出:当时提倡新文学运动的,“都是些社会运动家,或是抗日的革命分子”,与台湾的文化运动、抗日民族运动有密切的关联。他们大约出生于1895年乙未割台前后,最晚不晚于1910年,因为1910年出生以后的世代,书面语已经变成日文。

  这些文化人从梁启超、孙中山、鲁迅以及瞿秋白的思想中汲取革新中国的方法与道路,在报刊上以新旧文学论争、中国社会性质论争、文艺大众化论争等带有文化政治性的议题介入现实的改革。他们皆能洞察帝国主义现代性的剥削本质,批判日本殖民统治对台湾同胞的荼毒与压迫,并实际投入到各式各样的社会运动中,坚持走出一条将台湾内在于中华民族的自力更生的现代性道路。

  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知识分子以中国现代性革故鼎新的道路,寻求脱殖民地化企求回归祖国的视野长期被遮蔽,除了两岸长期的隔阂,主要还受到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性论述的笼罩,还有近年岛内“去中国化”论述的影响。

  我想以叶荣钟为例,说明殖民地知识分子如何以祖国为师反抗日本的统治,其中叶荣钟对中国现代性的借鉴与思考,最足以说明他们对所谓“殖民现代性”或是“殖民有功论”的质疑与驳斥。

  亲身经历台湾新文化运动的叶荣钟对台湾“近代化”的看法,是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对抗帝国主义的路径,他指出:“台湾近代民族运动以日帝国主义为对象”,“台湾民族运动的目的在脱离日本的羁绊,以复归祖国怀抱为共同的愿望,待无议论余地”。叶荣钟的著述,必须放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知识分子如何参照中国现代性的方案以寻求回归祖国之道,给予重新的评价。

  在叙述台湾文化协会的活动时,叶荣钟特别推崇庄垂胜的“中央书局”以及蒋渭水的“文化书局”,他将台湾文化协会视为是台湾文化更新的现代性的开端。

  叶荣钟对台湾“近代化”的看法,是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对抗帝国主义的路径,对于叶荣钟而言,现代化除了日本学者所认为的物质基础的建设与欧美的新思潮,还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更生与发展,而不是舍弃自己的文化主体性去接受殖民者引进的“现代化”,因为那是为了方便殖民者剥削的现代化。叶荣钟的文史著述,留下许多线索说明:即使是在被迫割让给日本的殖民地时期,台湾知识分子仍旧心怀祖国,以参照中国革命的方法,追求民族文化的更生与发展,可以说台湾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性在台湾的支脉,也是能够洞悉殖民现代性剥削本质的一支重要的支脉。

  现代性必须超越人类中心主义

  赵刚(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教科书里描述18世纪下半叶的西欧巨变,大多立足于两个舞台背景:雾霾笼罩下的伦敦工业革命,喧嚣的巴士底狱与法国大革命。然而这种说法却隐藏了一个导引认识的戏法。他们把现代的故事说得太满了,太实证了。

  我打算借“天的退隐”来重新理解现代性。王勃抬头看天时说“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但这个“天”不只是苍苍之天,而是可以如郭象所说的“万物之总名”,也就是先于、大于、高于我们日常之存在。但微小的我们总是为了确立自身而贬抑驱逐某些事物。从现代性的背景出发,人们自主结社,发扬权利论述、高唱自由、平等博爱,市民社会之上不再有更高的东西。随着中国被裹进现代世界之进程,严复通过翻译《天演论》抨击旧有的天地观,将天与道德脱钩,于是天几乎就等于天空或太空,只意味着一种物理意义上的高度。

  但是,在这样一个自我膨胀的状态之下,理性会蜕变为虚无之心。当你毫无敬畏,又如何不会以他人为手段,以别的民族为手段,这其实是有严重内在缺憾的。

  从西方开显出来的人之观念强调人定胜天,即一种启蒙的英雄主体,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主体哲学,将天地万物以及所有文明他者视为征服的对象。不同的是,中国人所想象的“天下”则是另一种政治秩序之想象:是一个由近及远的、自我与他者相互感受与理解的过程,是一种“之间性”的认识论,是对自我中心观的克服,是包纳生命,乃至万物的一体感的、最大范围的政治秩序。

  所谓天地万物一体,必然是超越民族国家,甚至人类中心主义的,一定有一个值得人们永远追求的、更高的道德秩序设想。因此必然会培养出我们节制敬畏的人格特质,也必然不会出现历史终结论这种傲慢的理论想象。

  从全球范围来说,我们要有一种第三世界的视野。第三世界的文化与哲学普遍对人的欲望保留一种深刻的节制,对天地与自然保留一种敬畏,对苦难者带有一种同情与扶持之心。

  交流互鉴 建设新时代中华文明

  常旭旻(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在不断地交流借鉴中,中华文明形成了开放的体系,在兼收并蓄中继承创新,历久弥新。

  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逐步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明自古以来交流、学习、借鉴、吸收外来文化之优良传统的当代传承。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是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完成创造性转化、实现创新性发展的基本保障。

  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夜的“科玄之争”(“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又称“人生观论战”),最后既不是西化派也不是传统派占据了中国革命方向的思想阵地,而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成为现代中国进步人士的思想选择。

  历史唯物主义的介入,或者说唯物史观对于“科学”内涵的重新界定,使近代中国最终确立了科学主导的方法论、世界观以及认识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政治教化、价值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了有机融合,中国精神与外来思想实现了交流互鉴,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840年以来的革命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文明的灵魂刻画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特性,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系的一系列新观察、新观点、新论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文化精神融于一体,将中华文化民族性与全球化时代性融于一体,这是唯物史观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域的新成就。

  “两个结合”不仅在逻辑上不可分割,而且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层面上,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坚实理论基础和取之不竭的文化源泉,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提供富有哲学辩证内涵的理论指南。

  “文明交流互鉴”为“两个结合”的唯物史观奠基。“文明交流互鉴”理论是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于一体的智慧结晶。“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两个结合”为全球文明发展提供的中国道路、中国智慧。

  分论坛

  观点鲜明

  论理深刻

  精彩纷呈

  分论坛一“中国方案”:涵盖哲学、史学、文学多个人文学科,以多维度和宽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话语阐释与理论探索,涉及中国式现代化的要素及其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经典海外传播、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研究主题。学者们的专题报告既有纵向的案例式考察和思想史解读,也有横向的跨文化比较和多元性反思,旨在概括凝练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并丰富发展其理论体系。 (雷环捷)

  分论坛二“文明典范”:以“文明典范”为切入点,六篇论文三层递进。首以古典哲学开展儒学演化脉络与径路,透过朱子读书法对扣现代学习观论文化价值,突显民族根源性的必然意义。次由剖白家族“断回肠、思故里”的生命经验,唤起“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乡愁基调,突出共同血脉下海外侨民与祖国文化价值的近同性。第三层论文治教化的凝定与化成,塑造大一统政治秩序的根基。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两个结合’的产物”“坚守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突出特性”,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义。(郭士纶)

  分论坛三“命运与共”:从微观层面的中华文化传承与自信、两岸融合发展的可行性政策与信息推广、两岸农业现代化经验的交流、共同举办闽台节日文化活动等层面层层递进,阐述海峡两岸同出一源,血脉相连,两岸人民追求和平统一的理想,以及具体性方针。再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义为出发点,构建和平统一的可行性策略。由思想传播到理论成立,从政策宣传到可行性做法,全方位地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对两岸统一的重要意义。(张祐睿)

  分论坛四“文化实践”:聚焦两岸文化交流和文化实践等议题。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理事叶蔚南结合亲身经历指出,从新中国的建设到乡村振兴,台湾同胞从来没有缺席;梧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李中然强调推广儿童诵经对于塑造两岸中国人文化认同的重要意义;福建师大文学院讲师庞壮城以《韩非子·五蠹》为例,探讨了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问题;福建师大文学院助理研究员高维宏指出,许地山在1920年代初的社会学构想有深厚的闽台视角经验;华侨大学文学院讲师黄琪椿考察了台湾光复初期左翼思想家、文学家对于两岸命运与共的深刻论述,具有跨时代价值;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许怀之介绍了台湾大学院校吟唱古诗词的传统活动,这对于加深两岸文明认同具有重要作用。  (龙涌霖)

  分论坛五“经史传统”: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经史传统的密切关系。重点呈现了当前学术界在人类学、考古学、经学与哲学的最新研究。上述研究或从考古成果探究中国历史中更为深广的礼乐传统,或从经学、历学的互动发展揭示其与古典政治传统的复杂关联,或从儒道哲学研究透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更为复杂的人性与社会,道德与政治,法度与百姓等结构性存在。当今学术界对经史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与不竭动力。    (王子剑)

  分论坛六“古今之变”:六位发言人从文学经典的当代作用,科技思维的未来展望两个大方向切入。探讨了小说里“穿越”“重生”等议题,反映古今群众突破现实的渴望;韦伯方法论对儒家思想误区的原因反思;古籍数字化对中国文明传播的积极力量。有对人本主义过度发展导致现代价值崩溃的深刻关怀;重新界定科学与技术的作用,肯定未来中国视野下科技发展方向的正面效益;从古今“彩礼”观的异同,探索彩礼对两岸实体经济的影响。  (许怀之)

  分论坛七“文化自信”:五位发言人分别从“中国传统戏曲”“台湾人文学之转进”“台湾少数民族”“理想之重要性”“解读《台湾移民图》”等具体问题切入,阐释文化自信得以确立之基。本分论坛之议题,既包含对文化特性问题之回溯,亦有对文脉延续及如何发扬传统文化等相关问题之思索,内容丰富,横跨绘画、戏曲、文学、人文学、民族学等诸多领域。所涉领域广博宏阔,诸位发言人却皆能将主旨落实在文化自信上,体现了两岸文化具有同根、同源、同脉之特性。                (薛冰洋)

  分论坛八“文化生命”:有六位发言人发表见解,其中四位聚焦于我国儒释道的传统思想的学术史梳理,这部分的研究包括唐君毅对于儒学佛学的研究,顺昌齐天大圣文化的渊源考,台湾地区的鸾堂文化与儒学之间的关联,以及通过严复研究梳理儒、道文化与中国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另两位分别从区域国别研究的视角,探讨东亚学的当代意义以及闽南话歌曲在华人文化圈的传播。   (高维宏)

  【链接】

  市社科联

  做足做好对台学术交流

  第五届海峡两岸人文学论坛落地厦门成功举办,这是市社科联深入开展对台学术交流的一项成果、一个缩影。

  海峡两岸人文学论坛,是国台办年度对台交流重点项目。市社科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厦门经济特区因台而设”战略定位,一直把对台学术交流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来,市社科联、市社科院充分发挥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厦门工作站、高校学术年会以及社科学会平台作用,彰显“联”的优势,做好服务工作,以多种形式和创新方法,大格局、高站位、宽视野、多层次开展对台学术交流,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提出许多具有独特见解、富有创意的建设性建议。        (韩笑)

  本版图/本报记者 郑晓东 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