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娘家人” 全力以赴为企解忧
厦门火炬高新区召开首场专精特新“企业接待日”活动,听取企业诉求共商解决之策
2022-08-04 00:00来源:厦门晚报

  

■厦门火炬高新区召开首场专精特新“企业接待日”活动。

  大到企业融资渠道不顺畅,小到企业园区门口的路灯没亮,细到新招技术人员子女转学遇难题……问计于企、问需于企。昨天上午,厦门火炬高新区召开首场专精特新“企业接待日”活动。1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负责人畅所欲言,他们聚焦人才、资金、土地、交通等问题提出发展诉求。

  聚焦政策落地的“堵点”,瞄准企业发展的“痛点”,火炬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与各个职能部门负责人通过与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听取企业诉求,共商解决之策,现场协调交办,为企业谋取发展空间,帮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壮大。

  记者 张海军 通讯员 管轩 刘清

  ▲1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负责人畅所欲言。

  解决园区民生问题 让企业安心发展

  “我们新的园区建成前,旁边道路路灯还是亮的,搬入办公后,路灯反而不亮了。”厦门普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卢福星说出一个让他有点头疼的小问题。

  高新区相关负责人马上询问具体情况。原来,普为光电工业园区在建设时,附近道路照明由高新区负责,建成后,相关事项交由属地进行管理。高新区相关职能部门当场表态,将立即协调属地和市政部门,让普为光电园区外的路灯尽快亮起来。

  很多企业反映的问题很民生,看似不大,却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的获得感。比如,地铁3号线已经通到翔安,但有的企业反映,地铁口到企业的接驳车还没开通,希望火炬高新区管委会能够协调解决。

  “很多细节问题会影响员工队伍的稳定。”有的企业代表说,比如,是否配备员工宿舍,新招员工子女好不好入学,甚至园区食堂饭菜品质也是企业代表们关注的问题。

  关注大民生,办好微实事。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关注企业遇到的各类民生问题,积极协调相关机构和部门推动解决,不断提升园区企业、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让企业员工安心工作,让企业集中精力,聚焦生产经营。

  抓好生产要素服务 帮助企业做强做大

  很多企业代表提到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备受土地、人才等要素的制约,希望相关部门给予企业支持,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帮助企业做强做大。

  比如,有企业代表表示,当公司生产规模呈现成倍增长或者企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时,遇到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正在申请土地建设扩大产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有拓展空间需求的企业,他们将尽快开展走访工作,摸清其发展的需求,帮扶企业做大做强。

  有的企业希望,在新技术和新产品本地化应用场景上得到更多的扶持,推动其产品和服务在厦门的生产生活领域进行先行先试。还有企业希望,高新区能够举办常态化的活动,加强他们与园区知名企业之间的交流,让高新区成为企业业务拓展的“媒人”。

  针对企业代表提出的各类问题,高新区负责人以及各个职能部门一一进行详细了解并给出解答。高新区要求,职能部门要抓好问题的落实,及时进行反馈,对反映问题要进行督办,形成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在今后人才等政策的制定上,高新区将进一步参考、采纳园区企业的意见、建议。同时,他们将主动为企业对接资源,协调相关部门关注细分领域政策配套,促进企业应用场景落地。针对企业的诉求和反映的问题,高新区将举一反三,建立机制、出台政策,让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受益。

  【数据】

  各级专精特新企业

  高新区占全市44%

  一直以来,火炬高新区将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抓手。他们提出,力争2025年园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超过100家。

  今年上半年,火炬高新区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79家(占全市比重43%)。截至目前,高新区累计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家(占全市35.4%),有效期内的各级专精特新企业409家(占全市44%)。

  【链接】

  配备“一对一”服务专员

  帮企业用足用好惠企政策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群体的领头羊。凭借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优势,从各自细分领域突围,“小巨人”企业更是从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如今,专精特新企业已经成为推动火炬高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

  今年以来,火炬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厦门市“益企服务”的有关要求,全面、精准、高效、深入帮扶企业破解难题。特别是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他们主动听取企业诉求,现场协调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用好用足各项惠企政策。

  今年,火炬高新区为409家有效期内专精特新企业配备“一对一”服务专员,全程陪伴企业成长,切实做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高新区领导干部不定期深入企业,面对面听取企业意见建议,现场协调解决企业问题与困难。

  帮助东声电子在厂区门口增设人行天桥,协调解决爱谱生电子智能化改造项目落地,满足赛尔特生产空间扩大的需求,助力致善生物解决上海供应链难题……今年上半年,高新区共为专精特新企业解决生产空间、资金需求、停车难等问题近100项。

  主动服务、靠前服务,高新区全力以赴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今年上半年,高新区启动专精特新政策申报,通过“免申即享”的方式,给予2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次性奖励20万元。

  他们依托高新区金融服务平台,围绕企业资金需求,通过大数据挖掘、智能算法等手段,对园区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提供定制化方案。今年上半年,高新区金融服务平台对接服务企业355家(次),新增融资39.3亿元,已累计为966余家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促成融资超145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