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提前学拼音汉字 需要吗?
幼小衔接引发一些家长焦虑,深田小学开展问卷调查给出建议
2022-08-10 00:00来源:厦门晚报

  ■幼小衔接不仅仅是知识储备。 图为一年级新生上课。 刘东华 摄

  距离开学不到一个月了,一些孩子即将上小学一年级的家长已经开始焦虑。日前,深田小学开展幼小衔接专题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600多份。调查结果显示,52%的家长因幼小衔接而感到焦虑,超过四成的家长让孩子上幼小衔接班。

  幼小衔接究竟该怎么做?我们来听听老师的建议。

  记者 郭文娟

  【现象】

  超六成家长让孩子提前学拼音

  “您认为幼儿园与小学最大的不同有哪些?”从调查结果来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学习环境不同、课业压力不同、教学方式不同。

  52%的家长因幼小衔接而感到焦虑。家长的焦虑主要来源于学习习惯养成、知识储备差异、生活习惯养成、小学作业/考试方式、幼小衔接课程必要性等。

  关于幼小衔接,家长引导孩子做了哪些准备?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提前学习汉字、提前练习书写、提前学习拼音、增强图书阅读、上幼小衔接班。其中,超过六成的家长让孩子提前学习汉字、提前练习书写、提前学习拼音,约五成的家长让孩子增强图书阅读,超过四成的家长让孩子上幼小衔接班。

  关于幼小衔接,家长目前最感兴趣的话题,集中在学习习惯培养方法、有效阅读方法指导、暑假幼小衔接居家练习等方面。

  【观点】

  幼小衔接只聚焦学业是片面的

  “许多家长把幼小衔接聚焦在学业衔接上,其实是比较片面的。”深田小学学生发展部负责人洪尤卓说,学校通过研究四千多份问卷以及部分访谈结果认为,小学与幼儿园在学业衔接、学校规则、人际互动、物质环境上都有着需要衔接过渡的内容。幼小衔接的困境是帮助儿童从较为关注“儿童本身”的幼儿园文化过渡到较为关注“社会意图”的小学文化。因此,学校一直在思考幼小衔接的有效策略。

  洪尤卓说,读懂儿童,重要的不是追求完美的幼小衔接课程,而是倾听孩子真实的困惑,搭建个性化衔接课程群。幼小衔接的中心是儿童,有效的幼小衔接应该让儿童成为课程、教学、规则、环境等的创设者、参与者或评价者。比如,开学前的新生适应性课程,深田小学就尝试让儿童参与课程设计,让课程更具有儿童视角。

  对孩子来说,内部心理层面的过渡比外部组织层面的过渡更重要。幼儿园老师与家长可以给孩子不断渗透有关衔接的认知,如告诉孩子即将上小学了,向孩子描绘小学生活的样貌,播放小学生活的一些图片或视频,在幼儿园最后的阶段将学习的作息、规则不断向小学靠近……洪尤卓说:“重要的不是把孩子训练得像个小学生,而是帮助他了解小学,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建议】

  把孩子训练得乖巧听话

  不是行为养成的关键

  很多家长重点关注孩子的行为养成和知识储备。洪尤卓说,幼小衔接的行为养成包括日常行为、学习行为、交往行为等。提前学习小学规则很有必要,但行为养成关键不是训练孩子表现得听话乖巧,而是呵护好奇心,保持活跃的学习动力。因此,要有意识地对孩子行为上体现出的专注度、思维力、判断力、表现力等方面进行关注与训练。比如,假期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进行一次学习活动,类似亲子共读一本书并制作阅读小作品,持续观察植物的变化并进行记录等,让孩子感受学习带来的收获与快乐。

  此外,很多家长以为,知识储备就是提前学习拼音、汉字。实际上,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学会学习,储备良好的学习素养。洪尤卓介绍,学校通过暑期阅读书单鼓励一年级的学生阅读,在自主阅读或亲子阅读中通过听读、指读、猜读等方式多认字,增长知识。老师们相信,当孩子爱上阅读,就是爱上了学习。学校也设计了与幼儿园五大领域相对接的原点课程起始课,并设置校园社团等关联课程,减少学生在课程学习上的不适应,缓解家长的衔接焦虑,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