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思所想
夏日鸣蝉
2022-08-31 00:00来源:厦门晚报

  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小

  五年(2)班 何柔立 指导老师:周素梅

  夏日早晨,树上的蝉没完没了地叫着。蝉鸣似乎占据了整个夏日,走到哪儿都能听见。蝉鸣不如鸟鸣,呆板而乏味,听久了,自然有些厌烦。

  傍晚,我们一家在树荫下走着。突然,“啪”的一声从树上掉落不知名的物体,砸在我的脚上。“啊!”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蝉。它扑棱了几下翅膀,摇头晃脑地转了几圈,又向树梢飞去。

  “真讨厌!”我甩着脚嘟囔着。爸爸看我一脸的嫌弃,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蝉是一种神奇的生物。大部分的蝉要在地下蛰伏3年到5年的时间,有的甚至需要17年。在此期间,蝉孤单地、耐心地待在黑漆漆的地下。之后,它们爬到地面上来,撑破外壳,伸展出翅膀,终于可以飞上枝头,随心所欲地歌唱了。但是蝉在光明中的生命十分短暂,一般只有90天左右。因此,它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做一件事上,那就是歌唱。”

  爸爸的话触动了我。人们常用“夏虫不可语冰”来比喻一个人的见识短浅。是啊,如果你跟蝉讨论冰这种事物,它肯定不知冰为何物,因为一整个冬天它都是在地下度过的。即便如此,它依然清风高雅,不同凡响地活着。蝉鸣是高远嘹亮的——尽管只有一种声调,但不与其他的任何声响相称,它是孤傲的,正如曹植在《蝉赋》中所说的“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它的本性恬静与世无争,独自快乐而长吟。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寒冷的冬天,饥饿的蝉向蚂蚁乞讨粮食。蚂蚁说:“夏天你去唱歌了,那么冬天你就去跳舞吧。”如此这般,似乎把蝉当作懒惰的化身。这个故事在我看来,简直就是胡编乱造。冬天,成蝉早已死去,而幼蝉还在地下,又怎会向蚂蚁乞食?蝉是视音乐如生命的歌唱家,不分早晚,不知疲倦地歌唱,又怎么会成为懒惰的化身?

  黑暗的地下也好,光明的树梢也罢,这些都不是它所在意的。黑暗里,它从未抱怨过,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是努力觅食成长,顽强地活着。我们也应向蝉学习,做一个有梦想、有追求的人,经得起生活中的风吹雨打,在困难和挫折中前行。同时,它也告诉我们: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那些外在的权势。哪怕身处黑暗,也要有一颗奋斗的心,终有一天会迎来光明,迎来成功。

  树上的蝉依旧不停歇地高歌,我却再也不觉得烦躁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