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全媒体时代 在纸与屏之间穿梭
明天是第23个中国记者节,本报今日推出特别报道,讲述新闻背后全媒体采编人员的故事
2022-11-07 00:00来源:厦门晚报

  11月8日,是第23个中国记者节。传统媒体转型、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成为当今新闻传播业的时代命题,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媒体的工作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身处其中的记者编辑们如何转型、如何创新,又有哪些与“融”有关的精彩故事?本报今日推出特别报道,展现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风采。星光不负赶路人,我们永远在路上!

  老记转型

  身兼数职练就“多面手”

  从清晨6点到晚上11点,晚报视频工作微信群里,前方后台沟通不断,曾经每日勤劳码字的文字记者,如今也是视频组的成员。陈万泉、张诗、匡惟三名资深记者已适应了这样“身兼数职”的工作常态。

  2016年的夏末,陈万泉成为厦门晚报要闻部的一名记者,没多久就被派驻同安区。4年前的高温日,他“反其道而行”,前往本市海拔最高的村庄,军营村夏日的凉爽气息透过他的文字扑面而来;今年2月,再登军营村,他则用冻红的双手持稳镜头,第一时间传回画面,让大家一睹清晨高山上的“琉璃之境”。

  4年间,陈万泉制作了上千条视频,发布于厦门晚报的抖音号、微信视频号,其中不乏“爆款”。去年“双减”政策背景下的首个教师节,9月8日当天,陈万泉连续17个小时跟拍一名初中教师,“蹲点”观察。回家睡了四五个小时,他又赶紧起床,光梳理400个镜头素材就花了3个小时,之后剪辑制作、反复修改,待成片出炉,他抬头一看,已是9月10日的凌晨4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一天》这部2分多钟的短视频实现“破圈”传播效应,目前播放量超5200万、点赞量破150万、转发量近27万。这背后是他不间断地自学,既需要掌握拍摄器材的使用技巧,也要学会AE、PR等视频剪辑软件和PS等图片处理软件的操作。

  张诗和匡惟两名女记者则从“幕后”来到“台前”,成长为能写稿、能出镜、能策划的“多面手”。迈入记者职业生涯的第九年,张诗今年又一次参与“九八”投洽会的报道。元宇宙技术首次亮相,全城媒体“同题作文”之下,如何提供更精彩的资讯?她从普通市民的视角出发,提前制作“采访攻略”, 与相关企业对接沟通,摸清哪些展区融入了元宇宙技术,在偌大的展馆里为自己画出一条省时高效的路线图,对可以拍摄的画面和时间节点了然于心。9月8日上午,短短一两个小时,她就用手机拍摄提供了多段视频素材,并首次挑战出镜,带网友们趣味逛展,体验“元宇宙数字人名片”。

  一场争分夺秒的换心手术,一次教科书式的紧急救援……媒体融合改变了新闻呈现形式,匡惟则以其不变的敏锐新闻触觉,让晚报众多“粉丝”近距离目睹生命的奇迹、医护人员的可敬。成为记者7年,她说:“如今抵达新闻现场,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拍照录像录音,与后方沟通协作,让报道更快一点、形式更多样一点。”她通过视频形式,记录医护人员的故事;也担当“女主角”,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撰写文案、出镜拍摄,为市民解释什么是“时空伴随者”、口罩戴或不戴有多大区别、新冠抗原自测该怎么做等一系列防疫常识。别看视频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匡惟说,选题、文案要切中热点,还要找专业人士审核,确保严谨无误。同时担任出镜主持人的她,还要提前熟悉文案,并且在不断磨合中寻找镜头感,这才形成最终的作品。

  拥抱全媒体时代,他们已不仅是一支笔一个本子“走天下”的纸媒记者,日复一日在纸与屏之间穿梭,只为做优内容。

  记者 彭菲

  小记多能

  采编拍剪勇当“技术流”

  全媒体时代需要复合型人才,这从近年来入职晚报的新记者身上都能得到体现。采编拍剪一肩挑,他们成了报社的“技术流”。

  两年前,摄影记者陈嘉新加入厦门晚报这个大家庭。在此之前,他已有5年跟媒体打交道的工作经验。入职后,陈嘉新很快就发现自己面临新挑战,“以前更多是拍图,现在,图片、视频都得拍”。新闻求真求快,在融媒体时代更为凸显。在拍摄现场,他常常遇到报纸上午快报、微信视频号都要第一时间抢发,拍图、拍视频、剪辑,统统都要争分夺秒!有时,真恨不能多长几双手。

  作为摄影记者,陈嘉新平日里走街串巷,上山下海,活跃在厦门各个角落。今年2月20日晚上,他和同事陈万泉临时接到前往军营村拍摄低温天气的任务。他从同安的家中驱车直奔军营村,上山弯路多,43公里的路程开了一个多小时。当天,军营村最低温低到-2.3℃。他在一家民宿门口拍了两分钟,耳朵就冻得发疼。入屋后,民宿里的空调制暖开到30℃,尽管他已经穿上压箱底的羽绒服,依然抵挡不住从四面八方侵袭而来的寒意。次日清晨6时,军营村仍是天寒地冻,俩人沿着登山步道往山上爬,拍下了“冰凌挂枝叶 雾凇满山头”的“冻人”景象。把图片发回编辑中心后台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投入短视频制作……

  新媒体传播能否成为“爆款”,有时就只差那么一两秒。陈嘉新的车里常年备着衣服——“夏天多带一件T恤,冬天多带一件外套,只要有需要,带上拍摄装备随时都可以出发。”当然,除了要跟时间赛跑,角度、创意也很重要。这两年,一直奋力奔跑的他,已经小有收获。前不久,他的作品《暖 百岁老人重温婚礼》获得2021年度赵超构新闻奖(摄影类)一等奖。此外,还有多篇作品先后在省市新闻奖评选中获奖。

  江乙平和刘佳盈都是去年入职的新记者。目前,江乙平除了要负责本报代运营的政务微信公众号“厦门市政开发”采写任务,还要兼顾新媒体小编职责。“采、写、编、拍、剪都要学。”江乙平说,平日写稿通常都写两个不同的版本,一份供报纸,一份供新媒体。二者文风不同,又有可以互相借鉴之处,她也在学习如何更好找到一个平衡点。入职后,她真切体会到什么是“新闻人永远在路上”。去年除夕前一天,她编辑微信公众号到深夜11点多。第二天一大早,在坐车回老家过年的路上,她还在推送公众号文章。

  刘佳盈入职晚报,某种意义上也是“跨界融合”。她本科学翻译,硕士研究生学媒体管理,入职前在银行工作过,目前是晚报经济部记者。今年“九八”投洽会期间,作为媒体新兵的她,第一次在大型报道中全面实践媒体融合。“每天和同事边逛展边想点子,怎么拍视频,怎么找角度,报纸和新媒体传播需要切换不同思维来体现新闻点。”刘佳盈说,投洽会报道持续了多日,单单9月8日那天,她和同事就合作了3条短视频新闻。这次历练对她提升“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很有帮助。

  记者  郭文娟

  老编谋新

  精益求精还需“拼手速”

  邵辰芳2013年入职厦门晚报社,2014年开始从事编辑工作。今年9月开始,她还兼任厦门晚报官方微信的编辑。在她看来,新媒体编辑和报纸编辑最大的不同是,对时效性的要求更高,需要“拼手速”。

  “报纸编辑能赶在印刷之前完成编辑任务就可以,新媒体编辑不一样,如果遇到突发新闻就要马上抢发,神经要绷得更紧。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练手速。”邵辰芳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今年9月她刚接手厦门晚报官微时,碰上了突发的疫情消息,编辑微信推文需要先使用秀米编辑器操作,再搬到微信的后台,步骤比较繁琐。当时她刚上手,不太熟悉,动作难免稍慢一些,好在有其他新媒体同事帮忙,最终顺利完成,还取得了不错的阅读量。

  她认为,不管报纸还是新媒体,最关键的还是要有内容作为支撑。现在大家更强调的是新媒体工作的速度,资讯类确实要快,慢一步就不新鲜了,但这更像是日常来不及好好吃顿饭而只能吃快餐的感觉。可以维持生存,却无法提供全部必需的营养。因此优质的深度内容不可或缺。

  “很多人觉得,深度的内容大家没兴趣看,其实不是这样。”邵辰芳举了个例子,前段时间发生的韩国梨泰院踩踏事故,大部分媒体只是报道了这一事件,然后提醒大家遇到这样的踩踏事件该怎么办。但她看到一个新媒体报道视频,找到了与众不同的角度。它是从物理学角度分析人走路的情况,以及人潮拥挤时的情况,来说明为什么踩踏会发生,“这个角度蛮新奇的,可以从根源上剖析这个问题,知道原因在哪里,才能够更好地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好的内容还是会受到关注。”

  她说,做新闻如果只抢第一落点,会让人觉得信息泛滥,还需要后续的梳理、归纳、提炼,往深度去做好第二落点甚至第三落点,这也是新媒体编辑未来应努力的方向。

  刘东航2009年入职厦门晚报社,先当记者,后驻点漳州3年,2014年转到编辑岗位,2019年底转型新媒体编辑。“感觉自己又回到刚开始当热线记者时的那种状态,不同的是记者随时准备出发,而新媒体编辑随时准备制作、修改、推送,有同事形容是‘被拴在电脑上’。”他记得2020年有个周末,他在开车回泉州的路上接到电话,临时要修改一条微信推文,于是赶紧将车子开进服务区,打开电脑,连接手机上的网络热点,还临时买了图库素材会员套餐,下载素材完成修改。他最深的感悟是,融媒体时代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更快,传播以秒决胜;要更准,内容真实始终是新闻的生命线;要更“狠”,从标题到表现形式,都要抓人眼球,每一篇推送,都要直面考验,阅读量、完读率、点赞在看数……

  陈玉清2003年入职厦门日报社,2012年来到厦门晚报社,一直从事编辑工作。今年9月开始,她负责教育圈微信推文的审核工作。她的主要体会是,新媒体的内容整体更活泼、更灵活一些,特别是标题制作上和报纸有较大的差别,要懂得寻找爆点,要有创意,语言活泼,才能获得更多的关注,提升阅读量。这对于报纸编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积极主动学习新的技能,跟上媒体融合的脚步。 记者  龚小莞

  小编升级

  激情追梦工作“全天候”

  “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报纸和各个公众号上;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或电脑屏幕前。”这可以说是新闻行业常说的话之一,“全天候在线”就是我们的工作状态。作为晚报新生采编力量的肖宇晴、陈琼、陈歆玥也不例外。从文字记者到新媒体编辑,曾经是融媒体“小白”的她们也在岗位的轮换中不断成长,努力向“全能”发展。

  肖宇晴加入晚报从事新闻工作已经一年多了,刚入职时的她,是晚报的一名热线记者,为市民发声,让她实践作为一名记者的新闻理想。

  2021年12月,肖宇晴加入了晚报新媒体工作室,成了晚报的一名新媒体编辑,她先后接手“思明检察”“厦门市侨联”等微信公众号,为了运营好这几个公众号,在努力学习法律、侨务等知识的同时,还不断提升排版水平及新媒体制图水平,为推文注入活力。

  “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新闻都讲究一个时效性。特别是现在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基本24小时随时‘待命’。”肖宇晴现在负责晚报微信公众号的编辑,各类消息随时都要准备推送。上下班路程较远的她担心错过时机,就在通勤路上开着手机热点做微信推文,“我爸有时候开车送我上班,还跟我开玩笑说,我家的车已经变成我的‘移动办公室’了。”

  和她感同身受的,是同样身为新媒体编辑的陈琼。2020年3月,陈琼加入新媒体工作室,目前负责晚报抖音号、视频号、头条号的运营及部分政务号的代运营。“不同的岗位,让我能通过一次次的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她说。

  有一天,视频组连续制作10条作品,工作群里消息从早到晚不停滚动,她抱着电脑核对相关内容到眼睛都快花了,“但是因为热爱和责任,疲惫感也就消失不见了。”而这样的经历,让她体会到什么是融媒体作战,感受到团队的力量。

  陈歆玥也是如此。加入晚报4年,她从最初的文字记者到新媒体编辑,再到如今驻点市住房局的新媒体记者,在每一个新起点,她不断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新闻都是挖掘出来的。”陈歆玥说,她对去年市住房部门大力开展整治二手房市场专项行动印象很深刻。当时,她结合这一行动,深挖“炒房客”套路及典型案例,通过新闻采写和新媒体传播等方式,引起各界关注与共鸣。

  谋新求变,转型还在继续,三个“小白”编辑在融媒体采编转型的路上不断前进着。她们说:“新闻从业者,就是要做全能型人才。”作为新闻从业者,她们或许资历尚浅;但作为新生代新闻人,她们有激情、有梦想、有干劲。周边的环境日新月异,新闻工作让她们保持着永远学习、永远年轻、永远奋斗的心态。

  记者 刘佳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