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岳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病区主任吴为阁与自闭症患儿互动,同时进行功能检查。
今年4月2日是第16个“世界自闭症关注日”,多年来,厦门市仙岳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围绕如何实现自闭症早期筛查、诊断和干预的三级网络建设开展了大量工作。以病房为依托,设有儿童青少年心理科门诊、心理治疗门诊、儿童青少年神经心理发育评估室和儿童青少年康复训练室,形成了集评估、诊断及康复训练于一体的人才队伍,实现了看病、康复一体化的优质服务,惠及八闽及周边省市。
记者 龚小莞 通讯员 陈鹭
表现
3岁之内干预最好 最迟不要超过6岁
西西(化名)3岁时,父母发现他有自闭症的症状表现,及时带他到仙岳医院就诊,在确诊后积极配合治疗,并坚持康复训练。如今15岁的西西已经能够完全融入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简单的社会生活中,用语言与他人沟通联系基本没有问题,逻辑性、条理性都很清楚,也能够做一些简单的工作。
同样15岁的自闭症患者明明(化名),情况就不容乐观了,他经常发脾气、丢东西、踹门等,也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思维年龄只有两三岁。虽然明明小时候父母就发现他行为不正常,却不愿带他到医院就诊。6岁那年父母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之后父亲独自照顾孩子。直到进入青春期的明明出现了冲动行为,父亲才不得不将他送到了仙岳医院。
仙岳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病区主任吴为阁介绍说,自闭症在3岁之内是干预黄金期,最迟不要超过6岁,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迎来语言爆发期,可塑性非常强,如果干预及时,一些孩子经过专业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后,可以达到日常普通的自我照料,且这一群体在患者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除了寻求专业医院和康复机构的帮助外,患者的父母也应承担起责任,积极配合。像西西的父母对孩子的病情很重视,两人分工明确,保证了陪伴孩子的时间。而明明的父母没有及时让孩子接受治疗,还互相指责。自闭症不是单纯的医学问题,而是社会家庭问题,孩子的康复更多还是要靠家庭。
症状
孩子有这些表现 应尽早到医院诊治
吴为阁说,自闭症患者在1岁以内,表现和同龄人相比没有特异性,需要在和孩子沟通互动时用心观察。
例如,他们在玩躲猫猫时不会有反应,视线也不会配合大人手指指向位置的变化发生改变;八九个月到1岁多时,基本没有语言,对别人说的话没有反应,也没有眼神对视。性格孤僻,喜欢自娱自乐,如喜欢转圈圈,玩瓶盖,重复刻板行为,特别沉迷某个物品,和正常的偏好不同;到了两三岁,症状相对比较典型,如不说话,偶尔说的也是鹦鹉学舌式的模仿。很难跟照顾者形成依恋关系,不会像正常孩子那样舍不得大人去上班,回来后也不会开心迎接。到游乐场、超市等地也喜欢独自玩耍,沉迷于个人世界。
吴为阁提醒说,如果孩子有上述表现,应尽早带他们到医院,让医生作出判断,一般3岁就可以确诊了。
优势
诊疗技术国内先进 还培养家长育儿模式
据介绍,仙岳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开展了国内先进、省内领先的诊疗技术。如基于数字化的视听整合连续性训练(海豚屋训练)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机仿生技术,用于自闭症等神经发育障碍疾病的康复;社交技能教育和促进项目(PEERS),是旨在提升和促进社交能力不足的儿童和青少年社交技能的教育和训练方法;被公认为自闭症诊断“金标准”的ADOS与ADI-R两种量表在大陆还未被广泛使用,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专门派遣两名骨干人员师从台湾著名儿童心理专家吴佑佑教授,系统学习ADOS与ADI-R,并服务于临床诊疗工作;开展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rTMS(重复经颅磁刺激)用于自闭症的治疗等。同时,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如发现自闭症孩子存在很多饮食问题,导致消化功能差,影响了神经内分泌,为此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肠道菌群治疗工作。
仙岳医院还致力于培养家长的管教方式和育儿模式,目前做得比较多的是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科普性质的宣传,包括举办公益讲座,在仙岳医院微信公众号发布科普文章,进社区开展宣传活动等;另一方面是开设针对患者父母的训练营,让家长体验如何在沟通过程中激发孩子的主动性,教会他们遇到挫折该如何应对等,让康复训练从专业机构延伸到家庭。
此外还与厦门多家普通学校以及特殊教育和专业康复训练机构开展特殊教学、康复医学训练、教学及科研合作,指导学校和社会机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强化心理教师的培训和督导。有效推动建立了“家庭-学校-社会-医院”的转介和互信机制,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