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掏腰包挖掘 明代石碑重见天日
或为明朝广西浔州府同知吴慎的墓碑
2023-05-05 00:00来源:厦门晚报

  

■何山埔明代石碑重见天日。

  

■村民挖掘埋在地下的石碑。

  本报讯(文/图 记者 陈满意)“这个石碑已经在地下埋了60多年了,再不挖出来怕以后被人遗忘了。”集美区后溪镇英村社区何山埔乡贤理事会会长吴志民说,一群人忙了六七个小时,才把深埋地下半个多世纪的这块明朝石碑挖掘出来。

  近日,后溪镇英村社区何山埔社正在修村里的小路。吴志民记得,施工路段在60多年前曾有一条小溪,因出入不方便,村民们就把附近一块石碑拉来放在小溪上当作石桥,令人惋惜的是,这块石碑被敲开一分为二。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很少有人想起这块石碑。“后来上面又铺设了水泥,挖掘的时候不敢用炮头打,怕把石碑打断了。”吴志民说,如果不利用这次修路的机会把石碑挖出来,可能永远会被埋在地下了。

  有了这个想法,吴志民便自掏腰包请来工人,用人工方式小心敲打,忙了六七个小时才把石碑清理出来。让他感到欣慰的是,石碑没有被水泥粘住。挖出来的石碑,运到了附近的乡贤理事会门口。经测量,石碑高2.6米、宽93厘米、厚18厘米。虽然被分为两块,但上面的字迹依然十分清晰。

  石碑上部雕有两条龙,左右两侧各一条,中间有“皇明”二字,碑身上镌刻着“诰授奉政大夫岁进士广西浔州府同知笃庵吴公暨配方宜人 神道”的字样。由此可知,这块石碑是曾经做过广西浔州府同知的吴笃庵与其妻子方氏的神道碑。同安文史爱好者吕瑞哲查阅民国版《同安县志》发现,县志中有“同知吴慎墓在仁德里豪山埔”的记载。吕瑞哲说,吴笃庵有可能就是吴慎,然而关于吴慎生平事迹,在县志中却查询不到。

  英村社区何山埔社村民小组组长吴财兴说,以前的英村属于仁德里,何山埔也被记录为“鹤山埔”“豪山埔”。这块墓碑是吴慎墓前的神道碑,以前附近还有一座墓,墓旁也有一块石碑,可惜已经被埋在地下了。

  记者在《八闽通志》《金门志》等资料中查到,吴慎是烈屿上库人,明朝成化甲午年(1474年)贡生,授广西浔州府同知。其子吴蕴明、孙吴德范都是举人。吴慎,有的写作“吴填”,也有的写作“吴滇”,其住宅在同安城内东市,建有“耘书书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