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一带一路” 产业持续迸发活力
2023年“央媒话厦门·‘一带一路’厦门行”集中采访活动聚焦物流贸易产业发展新动能
2023-05-26 00:00来源:厦门晚报

  在厦门远海自动化码头,现场体验“魔鬼码头”的“魔鬼速度”;在厦门自贸片区海沧园区,深入了解中欧班列、国际贸易重点项目;在海丝中央法务区,聚焦厦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积极探索……昨日,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23年“央媒话厦门·‘一带一路’厦门行”集中采访活动持续开展,媒体记者们聚焦厦门融入“一带一路”发展过程中,现代物流产业迸发出的充沛活力,展现厦门产业发展新动能。

  文/记者 李晓辉 戴懿

  图/记者 刘东华

  

■厦门远海自动化码头

  镜头1  远海码头

  国内第一个“魔鬼码头” 作业区看不到一个人

  一辆辆无人驾驶的蓝色自动导航运载车没有车头,有序运行;全自动轨道吊上没有驾驶舱,精准吊起或装载集装箱……位于厦门港的远海码头是我国第一个“魔鬼码头”,采用全自动化作业,所有环节、所有操作并行推进,作业区看不到一个人。

  “可以想象,空中有无数复杂的信号指令在密集传递,才能呈现出眼前码头运作的‘魔鬼速度’。”现场有媒体记者赞叹道。

  高度信息化、全自动化的码头,是厦门港口高质量发展进程的一个缩影。乘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我市积极开辟“丝路海运”航线。丝路海运国际联盟秘书长、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南表示,自2018年12月开行以来,共命名100条“丝路海运”航线,通达43个国家的117座港口。

  据厦门港口管理局自贸办介绍,从2013年至今年4月底,厦门港“一带一路”航线累计完成箱量超1200万标箱,厦门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的海上货运往来日益紧密。

  镜头2  厦门自贸片区海沧园区

  中欧班列连接“海丝”“陆丝” 不断织密国际物流网

  厦门以独特的国际海铁联运优势,发展成为“海丝”和“陆丝”无缝对接的运输口岸,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昨天上午,采访团一行来到厦门自贸片区海沧园区,从这里开出的中欧班列将“海丝”和“陆丝”连为一体,成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引擎。2015年8月16日,首列中欧(厦门)班列从这里出发,横跨亚欧大陆直抵波兰罗兹,打通了一条国际物流新通道。

  “班列开通后,时间比海运缩短一半,运费比空运更便宜。”厦门海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副总经理吴旭晖介绍,目前,中欧(厦门)班列已稳定开通至欧洲、中亚、俄罗斯三条国际货运干线,可达波兰波兹南,匈牙利布达佩斯,德国汉堡、杜伊斯堡,俄罗斯莫斯科以及中亚地区阿拉木图、塔什干等12个国家的30多个城市。

  依托不断织密的中欧班列国际物流网,中欧(厦门)班列从前端运输延伸到终端消费市场,催生了物流业与商业衔接的新业态。在前场物流园,前场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已完成建设。今后,中欧(厦门)班列将转移至前场铁路大型货场始发,在片区内可更高效实现货物集结。这里是厦门市着力打造的区域性陆港,将成为“中欧班列海铁联运核心枢纽”。依托前场铁路大型货场与前场物流园区的枢纽功能,厦门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将继续做强做大,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采访团一行走进海丝中央法务区法务科技展馆。

  镜头3  海丝中央法务区

  提升涉外法律服务

  助力打造更优法治生态

  昨日下午,采访团一行实地走访了海丝中央法务区。据介绍,厦门把建设高水平海丝中央法务区作为主动融入服务“一带一路”的重要措施。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初步构建了国际商事海事诉讼、仲裁、调解平台,补齐厦门涉外法律服务的短板,搭建了国际法务运营平台,设立外贸企业合规服务中心、“金砖法务特色专区”、域外法查明中心,建设云上法务区,开发上线云平台,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千企惠万企”等惠企便民法律服务,得到了经营主体的充分认可,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我市涉外法律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法务产业特别是警安法务科技产业逐步凸显,法治人才加快聚集,在助力打造更优法治生态、营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新社福建分社记者李思源说:“这次全景式的观看、深入企业走访调研,让我更直观感受到‘一带一路’建设给厦门带来的影响,我们也将客观、全面报道厦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生动实践。”

  

■媒体记者们在象屿集团文化空间采访。

  镜头4  象屿集团印尼项目

  试投产当年即实现盈利

  带动全产业链营收超千亿元

  持续打造国际化平台,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在象屿集团,媒体记者们通过宣传片、文图介绍等方式了解了远在印尼的250万吨不锈钢一体化冶炼项目。该项目作为地方国企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项目,已被列入国家“一带一路”重点建设项目实录,并得到了印尼当地政府、海内外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项目已于2020年投产,试投产当年即实现盈利。项目累计生产不锈钢超320万吨,带动进出口贸易额超100亿美元,带动全产业链营收超1000亿元。

  “项目为印尼当地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6万个,同时也推动了当地基础设施的改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我们的出行更方便了。”在场的印尼员工、“印象一期”研学营班长邓海龙讲述了项目给当地带来的变化。

  【相关新闻】

  今年首列回程

  中欧(厦门)班列抵厦

  昨日,今年首列回程中欧(厦门)班列顺利抵达厦门东孚站。这趟班列搭载着62个40尺大柜的货物,从俄罗斯索利卡姆斯克站出发,经二连浩特口岸入境,历经20天抵达我市。这次班列的开行标志着时隔两年厦门联通俄罗斯回程通道重启。

  此趟回程班列的成功开行,可以更有效满足福建地区外资外贸企业的物流需求,增强班列国际货运体系的综合运输效能,在助推厦门口岸物流网络辐射能力提升和打造区域性供应链物流枢纽的同时,稳步提升厦门自贸片区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切实拓展中俄贸易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自2015年8月以来,中欧(厦门)班列在欧亚大陆纵横交错的铁轨上飞驰往来,不仅为沿线各国送去“中国制造”,也帮助沿线国家企业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成为连接亚欧大陆的国际物流新通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