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昨日,高考作文题出炉后,《厦门晚报》再次邀请著名学者孙绍振教授对高考作文题进行点评。这已经是他连续19年为《厦门晚报》独家撰写高考作文题点评文章。本报“厦门教育圈”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推送这篇点评文章,引起广泛关注。
【人物名片】
孙绍振,1936年出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学术论著20多部,《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成中国当代文学史重要文献。202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福师大成立“孙绍振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这是全国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基地中唯一以学者名字命名的基地。
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共有7套试卷,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4套,分别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课标Ⅰ卷和新课标Ⅱ卷。和前几年相比,可谓百花齐放,既有历年导向比较明确的议论文,也有直接指向抒情散文,甚至还有小型诗歌的,展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福建省选择的是新课标Ⅰ卷。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文/孙绍振 图/吴慧泉
题旨的开放性空前
没有以往那种明确的议论性导向
这样看来,题旨的开放性空前。首先是没有以往那种明确的议论性导向,其次是没有以往常见的感性材料,而是极其概括的“好的故事”。我想,福建省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应该是有所针对性的。那就是高考前夕,老师们和有关刊物都不约而同为考生提供了大量的名人名言,而五花八门的格言堆砌,成为多年来应试的套路。
问题在于,所有这些格言、名言,都是名人针对特定语境、情境而发的。拿到成百上千年后的语境中来,不加分析地生搬硬套,从严格意义上说,它是死的。因为它失去了当年、当地的特定文化气候,也失去了新陈代谢的气息。实际上,不管什么样的格言、警句,一旦脱离了特定的语境,难免显得不够周全。就是那些流传千古的名言,甚至成为共识的谚语,很难不带有某种片面性。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出淤泥而不染”,以其崇高的诗意而动人,但是诗意因为情感强烈,超越理性,注定是片面的。最雄辩的证明是与之相反的格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失败乃成功之母,有道理,失败非成功之母,成功乃失败之母,也是有道理的。有志者事竟成,这是汉光武帝称赞他属下将军的即兴之言,孤立起来就很不全面。有清醒头脑的考生,应该能联想到更多的英雄壮志未酬、赍志以殁。如,杜甫悼念诸葛亮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本来为文的任务,乃是将这些权威的话语中隐含着的片面性揭示出来,究其原因,将其激活:从污秽环境中成长清白的身心,从逆境转化到顺境,是要有一定条件的,光有主观的努力,不讲客观条件,从思维来说不全面,钻牛角尖;从实践来说,乃是盲动蛮干。对于个人来说,后果可能是头破血流,对于革命来说,是盲动,“左倾”。近年来,不在少数的考生在一篇七八百字的小文章中,盲目地引用好几条如此这般的格言隽语。殊不知,为文的任务乃是将不同时代、不同侧重点的话语,至少按形式逻辑的同一律原则作出梳理,这有相当难度。而要辩证逻辑揭示其矛盾、对立、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则需要更深的功夫,要克服更大的难度。
这并不是故意为难考生,而是考生的宿命。因为高考不是会考,而是一场严峻的竞赛,其性质乃是竞争力的比拼。如果只是及格,就是等于白考,只有胜出一筹,才不负十载以上的寒窗苦读。
题目看上去不难
但隐含着的难度很大
这次福建选择的作文题目,从表面看来就是四个字:“好的故事”。题目难度不太大,开放性极强,但是,隐含着的难度是很大的。题目中含着两个关键词,“好的”和“故事”。
首先是“故事”。这是具体的、感性的,对于十七八岁的考生来说,故事储备应该是不少的。其次是“好的”。这似乎也不难。但是,要害是不是一般的好,而是好到“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这对故事的要求就高一些了。前面说到“出淤泥而不染”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矛盾,倒是挺深刻,但是没有故事。汉光武帝对他打了胜仗的将领说“有志者事竟成”,和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倒是有故事的,但是,要说出从中得到什么样的智慧启迪,这里没有现成的格言,这就是对考生才智的考验了。就看考生能不能从具体的事件中,从感性的故事中,进行第一手的抽象,不依赖现成的格言或者谚语,形成自己的观念,甚至对现成的观念作翻案文章。这个考验是真正素质的考验,或者叫作才气!
按主题的导向
瞬间把内心的储备盘活
这就需要分析,如果对光武帝部下姓耿的将军不太了解,至少也要对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所分析吧。这个难度并不小,至少要把诸葛亮的《隆中对》《出师表》,甚至是《后出师表》中,《三国演义》中的一些内容调动起来。或者用我的话来说,就是按主题的导向把内心的储备盘活。盘活素材,这是所有考生都须具备的。但是,在那决定性的短暂时间里,能不能有盘活的自觉,而且是瞬间的盘活,就是关键了。
难度还在于考题下面还有更值得注意的提示:“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这里有题目的第三个关键词:“力量”。这个“力量”就是一开头“好的故事”的“好”的最佳注释,也是命题的题眼所在。
文章要做到“好”字上,做到好的“力量”上,才有竞争力,这就要写出什么样的故事改变了什么人的命运,展现民族的形象。
把盘活素材的视野
放大到一切学科中去
这看来很宏大,难度似乎更大。对于一些考生来说,可能茫无头绪。其实,如果善于盘活,把十多年的储存瞬间调动起来,难度也可能并不太大。这时,最要紧的是,突破语文考试这样的潜在意识,把盘活的视野放大到一切学科中去。用我的话来说,就是作跨学科的盘活。不管它是数理化的,还是文史地的;不管它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只要是因为故事而有所改变的,就是“好”的。只要有了这样的自觉,一切沉睡在意识深处的故事,就会活起来,甚至可以说纷至沓来。
自然科学界这样的事例多如牛毛。阿基米德偶然从浴盆中溢出的水测出金皇冠的重量,确定皇冠的含金量,从而发现了排水量(体积)和重量的关系。这是物理课上起码的常识。
英国的瓦特见水壶因蒸汽冲击而跳动,从中得到灵感,用水的汽化动力改良了纺织机,推动了英国的工业革命。这是物理课本和历史课本上都有的。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批判了牛顿光的直线运行,得出水星近日点处、光线有精确到多少度的弯曲。这在物理学界争议甚大,得不到承认,不能授予他诺贝尔奖。爱因斯坦声称,如果他的数学推演与实际测量不符,就放弃。后来派了两个探测队,一个到南美,一个到南非。南美那支队伍因为天空阴霾,无果;而南非那支队伍的勘测结果和爱因斯坦的预言相差无几。广义相对论乃得全世界认可。
钱学森上世纪50年代被美国软禁,我们拿不出直接的证据,直到他一封辗转到欧洲的亲笔信传到我们手中,又加上我们手中有在朝鲜的美国战俘用来交换,这才改变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命运。
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数不胜数。司马迁在《报任安书》有过简单的总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这些语文课本上可能要背诵的内容,一旦用到这里,就不是千年前的故事,而是眼前的“力量”了。
当然,对考生来说,不仅是跨学科的盘活问题,还有盘活的存量问题,盘活的质量问题。如果你一味拘泥于课本,课外阅读量既少又缺乏思考,而且对重要的故事没有用心,并设身处地为之激动,为之喜悦,那它们就不可能活在你心里。这时,你不管怎样盘,它也活不了。
扫码看孙教授点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