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故事
穿过一丛鬼针草
2023-06-19 00:00来源:厦门晚报

  ■鬼针草的花与果

  ■野地里随处可见鬼针草

  文/图  司空小月

  没有比鬼针草更常见的植物了,田野、路边、山地,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只要出现一株,不久就会长成一片。鬼针草的植株高及人腰;叶子碧绿,每个叶柄上长着3枚;头戴清雅的黄白色小花——花盘金黄,有六七片白色的舌状花瓣环绕。

  在厦门,鬼针草似乎全年都在开花,四时结果。妻子很喜欢,甚至挖了一株回家,笑道:“没有人相信,我会在阳台上种这么贱的花。”

  鬼针草,这个可怕的名字来自它的果实。花谢之后,果实成熟,就变成了一根根黑褐色的长刺,种子暗藏其中。无数根长刺组成一个放射状的球体,仿佛铁蒺藜。每根长刺的顶端裂成更尖锐的芒刺,仿佛三叉戟,芒刺上生有倒钩。一旦行人或动物路过,衣服和皮毛上就会沾满刺针,带着它们去旅行。

  鬼针草大名鼎鼎,各地还出现了很多充满想象力的俗名,例如鬼骨针、鬼黄花、鬼筋草、鬼蒺藜、刺针草、引线包、一包针、婆婆针、粘连子、粘人草、对叉草、蟹钳草、虾钳草、三叶鬼针、白花鬼针、铁包针、狼把草等,令人胆寒。

  我一直以为,鬼针草是原产于我国的乡土植物。没想到,2014年公布的《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三批)》,竟然有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的名字。三叶鬼针草又称鬼针草,菊科,原产热带美洲,据说1857年最早在香港被报道,随进口农作物和蔬菜带入中国。

  这让我意外,因为我国古籍很早就著录了鬼针草。《唐本草》云:“鬼针草,生池畔,方茎,叶有桠,子作钗脚,著人衣如针。北人谓之鬼针,南人谓之鬼钗。气味苦,平,无毒。治蜘蛛、蛇咬,杵汁服,并傅(敷)之。”

  查《中国植物志》,原来菊科鬼针草属有230多种,广布于全球热带及温带地区,尤以美洲种类最为丰富。我国有9种,2变种,几乎遍布各地,有数种为民间常用草药。也就是说,我国的确有本土的鬼针草,但是如今常见的三叶鬼针草、白花鬼针草却来自南美洲,它们喧宾夺主,成为改变我国田野景观的优势物种。

  三叶鬼针草传入中国上百年,为什么最近宣布它是入侵物种?什么是入侵物种?

  自15世纪末大航海时代开始,全球进入了物种大交换的时代,我们的身边增加了很多来自美洲、大洋洲的植物,例如番薯、西红柿、木麻黄等等。实际上,绝大部分外来物种会被淘汰,大约十分之一能够融入本地动植物区系,建立起稳定的自然种群,称为“归化种”;大约十分之一的归化种因为缺乏天敌或基因变异,会成为伤害生态系统的优势物种,被称为“入侵种”。

  据《中国归化植物名录》,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933种归化植物。其中,少数归化特别成功,并且产生了负面影响的植物,例如紫茎泽兰、毒麦、薇甘菊、凤眼莲、马缨丹、互花米草、三叶鬼针草、小蓬草、藿香蓟等,都被收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至今不过数十种。

  三叶鬼针草的主要危害,是破坏了入侵地的生态系统和种群结构,导致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换句话说,它们的繁殖能力太强,妨碍了其他物种的生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演化的角度看,这恰恰证明了鬼针草的成功。

  我对鬼针草没有敌意。鬼针草的明枪暗箭,犹如小人国的武器,对人类这种大型动物来说威胁很小,顶多在皮肤上划出轻微的伤痕。穿过一丛鬼针草的主要代价,其实是沾满裤管和鞋面的无数枚刺针,拂之不去,必须一根根拔除,十分烦人。

  如果你知道,那些细小的刺针中,隐藏着鬼针草托付的无数种子,也许会肃然起敬。大自然的生命机制如此巧妙,我们一举手一抬足,无不落入古老的天机。有人说人生没有意义,但鬼针草珍惜与你的每一次相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