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车辆超速、疲劳驾驶等行为进行实时预警干预,可有效减少风险隐患。
近年来,厦门保险业持续提升理念,在风险减量管理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从过去专注于传统的风险等量管理,转变为关注防灾减损工作,积极服务实体经济需求,加大资源投入并取得初步成效。
文/记者 张海军 图/陈立新
1
加强监管
风险减量
被列为今年工作重点
“风险减量”是指利用更加专业和先进的科技手段,通过主动介入被保险标的的风险管理而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实现社会风险总量的减少,进而为投保人和社会创造价值。
厦门银保监局把风险减量工作确定为今年全局重点工作之一,成立了局领导任组长的风险减量服务行动工作组,制定了工作方案,组织召开动员部署会并建立工作联动和专项督导机制,对行业风险减量服务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今年3月份,厦门银保监局发布通知,要求厦门保险行业协会探索建立厦门风险减量服务中心,在现阶段以安责险为突破口,统筹组织行业安责险的风险减量服务工作,形成成功经验后向其他险种领域拓展。各保险公司应积极参与服务中心建设,推动行业协同发展。
据了解,厦门银保监局将探索联合开展督导式检查或评估,抽查各公司在安责险和环责险等方面落实监管规定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情况,发现问题责令公司整改或采取其他监管措施,同时进行行业通报。
2
积极行动
各公司纷纷开展风险减量服务
近年来,我市财险业积极开展防灾减损等风险减量服务,风险减量服务成为各财险公司2023年的发展关键词。
有的公司通过平台的北斗定位装置,对车辆运行中的超速、疲劳驾驶等行为进行实时预警干预,同时还对可能导致驾驶风险增加的道路结冰、侧风等因素进行预先提醒,从而有效减少风险隐患。
有的公司拓展风险减量服务内容,推出“天眼风险地图平台”,以暴雨、台风等九种常见气象灾害为研究范围,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实现客户自动化线上化评估自然灾害风险与强风降水的功能。
整体而言,当前财险业的风险减量服务形式丰富,包括风险评估、查勘等;手段多样,除常规的人员实地服务外,还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高科技手段;覆盖险种多,涉及车险、农险、责任险等险种。
“保险业在向社会提供风险减量服务的过程中将逐步扩宽保险业的功能,增强保险行业的作用,提升保险行业的形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王国军说,在现代保险制度中,风险减量服务是保险业最应该为社会和保险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在一定意义上甚至比承保、理赔更重要,因为风险减量服务可以实现保险人、被保险人和社会的多方共赢,可以用更低的代价降低整个社会的风险和损失,是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降低社会风险成本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