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人遭亲孙女索房
湖里区法院发布涉老权益保护案例
2023-11-02 00:00来源:厦门晚报

  文/记者 彭菲 通讯员 湖法

  漫画/刘哲姝

  年过九十的老奶奶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又被亲孙女起诉至法院,为了儿子生前居住的廉租房起争执。昨日,湖里区法院发布了近期审理的涉老权益保护案例。

  王奶奶多年来一直同儿子居住在位于湖里区的廉租房。儿子去世之后,孙女小许认为,该廉租房的居住权应归属于她,奶奶应该搬离、归还房屋,于今年4月提起诉讼。

  这场至亲之间的纠纷在法律适用上并不复杂,但是涉及高龄老人的居住问题,承办法官在案件之外做了大量的工作。法官向市房屋事务中心发函了解相关情况,确认该房屋为廉租房。按照规定,承租人去世后,即应收回,不存在继承的情形。也就是说,小许没有资格提起诉讼,依法应驳回其起诉。但是,房屋如果马上收回,王奶奶将面临居无定所的困境。为此,法官又与市房屋事务中心沟通本案的特殊情况,并向案件双方耐心释法说理。为了保障高龄老人安度晚年,市房屋事务中心同意等待王奶奶百年之后再收回该廉租房。在收到民事裁定书后,小许也表示服判息诉。

  法官表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老年人的居住进行了相应的规定,比如,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居住或者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者租赁关系;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本案虽然无法以判决确认老人的居住权,但通过多方的努力,保障其老有所居,弥合了祖孙之间的矛盾,契合我国传统的公正、尊老理念。

  【其他案例】

  包工头下落不明 大爷维权遇难题

  60多岁的老何在建筑行业务工多年,2022年11月,他受雇为丘先生的房子敲墙、搬运土头。老何说,当时是包工头林某和他联系的,双方谈好了工钱,合计11750元。后来,林某迟迟不肯支付报酬,老何于今年7月提起了诉讼。

  为了证明劳务关系,老何提交了微信聊天记录。聊天记录表明,老何发送了手写账单,列明工钱,对方没有提出异议,并承诺付款。但是法官一查,发现微信账号的“主人”并非林某本人,老何说不清那人和林某的关系,林某又下落不明。于是,承办法官建议他与业主丘先生联系,争取他的理解和支持。最终,丘先生配合提供了其与林某签订的合同等书面材料,为老何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因林某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亦未提交书面答辩意见和证据,视为其自愿放弃相关诉讼权利。

  经审理,湖里区法院认为,老何对其与林某之间存在劳务合同关系有合理的信赖,依法予以认定,一审判决林某应向老何支付劳务报酬11750元。目前判决正在公告期。

  【说法】

  法官表示,相当数量的老年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后仍在提供劳动,特别是在建筑行业,老年人的劳动保护问题更值得关注。老年人普遍缺乏证据意识。法官提醒,提供劳务的过程中,要注意核实确认对方的身份,妥善保管有关的凭证,及时与对方对账结算报酬。

  赠与还是代管 老人起诉女儿还钱

  2019年起,徐阿婆将其3个银行账户及密码交给其中一个女儿小林保管。如今,80多岁的徐阿婆发现小林未经她的同意,将其存款转移至自己的账户,而徐阿婆还有其他的子女,为了避免更多矛盾发生,她起诉要求女儿还钱。

  小林说,这些款项中有68万元是母亲于2019年赠与的,母亲还亲手写了书面证明;其余106.5万元是父亲和母亲的共同财产,由她暂时保管。她还说,母亲自己也有记账本,可以印证。案件开庭审理时,徐阿婆的其他女儿出庭作证,表示的确有赠与一事,但具体金额不清楚。

  经审理,湖里区法院认为,徐阿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出具的《银行账户及存款委托代管情况说明》、赠与证明在无相反书证的情况下,应视为她真实的意思表示。但当徐阿婆决定自主管理其财产,小林应返还。扣除赠与的部分,近日,湖里法院一审判决小林向母亲返还106.5万元并支付相应利息。

  【说法】

  法官表示,守好养老钱,才能老有所依。老年人对个人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不得以窃取、骗取、强行索取等方式侵犯老年人的财产权益。老年人若将存款交由子女代为管理,需要双方保持良好的沟通,子女应及时汇报代管财产的情况,留存凭证,以免引起侵占财产的猜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