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课程教学。
■老师收到学生送的锦旗。
■以体育人,各种运动在校园里开展得如火如荼。
■幼儿保育专业音乐课堂。
■开展劳动实践。
走入天竺山森林公园,与自然深度对话;亲手制作陶瓷,让艺术在实践中绽放色彩;品读赤土村美丽乡村风貌,感受历史文化与人文风貌的交织……近日,厦门信息学校举办夏令营,带领学生开启乡村振兴探索之旅。
这场活动,也是厦门信息学校推进“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系列行动之一。近年来,该校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多元成才,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新生态。
文/记者 沈淑婷 通讯员 江榕霞
图/厦门信息学校供图
德育引领
构建课程思政新格局
不久前,福建理工大学学生郭泽辉收到了一封来自海峡论坛组委会办公室的感谢信,感谢其在论坛期间所做的协作工作。郭泽辉是厦门信息学校2020届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毕业生,他把这一喜讯分享给自己的中职班主任莫荥。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是厦门信息学校的特色专业,每年都有许多像郭泽辉这样品学兼优的学生,从这里考上理想大学。老师们是怎么做到的?我们不妨通过一节课,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课上,授课教师莫荥跳出课本,和学生讲起鹰厦铁路高集海堤段的修筑历史和工程难题,“移山填海”的英雄精神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课后,有学生和家长漫步铁路公园,当起“小老师”,绘声绘色讲解鹰厦铁路故事,并将专业知识融入其中。
“学生从教育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传播者。”莫荥说,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树立家国情怀,让专业课程变得更加有趣,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
一直以来,厦门信息学校坚持德育引领,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模式,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努力形成以思政课程建设为引领、以文化基础课为依托、以专业课为纽带、以校本课为特色的“四位一体”思政育人体系,构建起大思政格局。2021年以来,该校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幼儿文学》课程,双双被福建省教育厅确立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智育培养
打造教育教学新优势
“让每个孩子都有升学机会,让每个孩子都有出彩人生!”在厦门信息学校,这不是一句挂在墙上的口号。一个个中考失败后逆袭的学子,在这里实现弯道超车,给这句话留下生动注解。
最近,厦门信息学校跨境电商专业班主任施蕴贤收到了一面锦旗,上书“专业不可挑剔,帅得不留余地”。什么样的教师担得起学生如此美誉?看看林婉璐的故事或许会有启发。2020年,中考失利的她进入跨境电商专业就读,遇到班主任施蕴贤。
在施蕴贤的支持和指导下,林婉璐积极参加了各类活动,获得了数据分析、电子商务等与专业技能相关的奖项和许多校级奖,还获评2021-2022学年度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在省职教高考中,她以684分的好成绩被福建商学院录取。“施老师是我在校园里最坚实的后盾。如果没有施老师,我的三年中职生涯不会过得如此精彩。”她说。
职教高考是中职生打翻身仗的重要桥梁。如何助力学子圆梦?厦门信息学校很有一套。据介绍,该校做好学业水平测试“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辅导工作,开展学业水平测试分析、教学评价、课堂教学管理等教研活动,跟踪学业水平考试新大纲,抓好学考课程备课组教研及集体备课工作。此外,还组建“励志班”,打造公共基础课分层教学新模式。4年来,该校城市轨道交通类荣获3次全省第一名,计算机类荣获2次全省第二名。
以体育人
改变学生的人生轨迹
今年5月,厦门信息学校足球队队员刘锴桓通过足球单招考试,顺利被贵州师范大学录取。刘锴桓并不是足球特长生,幸运的是,学校足球教练员潘少鹏看到他对足球的热爱,为他规划了走足球单招考试的成长之路。他说:“以后我也希望像潘老师一样,成为一名足球教练员,让更多的孩子爱上足球。”
刘锴桓也是厦门信息学校以体育人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该校围绕新时代体育课程改革,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体育课程选修制度。从情商培养、人文关怀等问题入手,调整体育学习内涵、体育课程结构、体育课程教学等,加强体育课程内容、健康课程等措施。此外,还重点开展足球、篮球、排球等三大球课程选课,创新羽毛球、健美操等特色课程开发,支持舞龙舞狮、柔力球等传统体育项目。
以美育人
营造向美而行新氛围
学校还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推动书法、绘画、舞蹈、声乐等美育教育的深入开展, 不断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激励其精神,温润其心灵。
近年来,厦门信息学校坚持每年举办文艺汇演暨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汇报演出,向家长、合作幼儿园展示学前教育专业育人成果。其中,该校幼儿保育班级以原创作品《我的青春梦》荣获厦门市中学生舞蹈展演一等奖。厦门信息学校还实现了书法课程全覆盖,学生书法作品在市中小学生书法比赛中屡屡获奖,学校还获评“厦门市书香墨香校园建设示范性学校”。
劳育实践
挖掘劳动育人新内涵
最近,厦门信息学校举办了“乡村振兴探索之旅”夏令营。这源于该校与海沧区东孚街道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建“乡村振兴教育实践”新基地,将劳动教育课程开在田间地头,将职教服务带进社区村庄,以职业教育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做好“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新篇章。
据介绍,近年来,厦门信息学校围绕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学校还开创了以“劳模精神”为引领的劳动育人品牌,借助 “省劳动模范庄铭星劳模工作室”,开展“劳模面对面”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优秀校友、技术能手来校讲座,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2022年,该校《扬时代劳模创新精神,树中职劳动育人品牌》入选福建省第四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并入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新时代中职发展蓝皮书》。该校党委书记庄铭星主编的《福建中职劳动教育教程》教材,也成为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选用教材。